查看: 1709|回复: 0

你心漂泊吗?来听听苴力“家”的故事

[复制链接]

86

主题

0

回帖

491

积分

LV1

积分
491
发表于 2016-12-13 15:35:2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有国才有家,有家才有国,小家是“窝”,大家成国。家在咱国人的心里,是温暖的港湾、精神的家园,是游子远眺的方向、叶落归根的地方。

提起“家”,总让人辗转难眠,梦回故里,热泪盈眶。在中华民族的中秋、春节等传统节日里,家是国人割舍不开的情怀,更是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,在每个人的心里,总会有抹不去的乡愁,讲不完的“家”话。


(该图片来源于网络)

如何承续传统,传承“家”文化?快快看过来,苴力“家”故事有着别样精彩!发展之痛  家园很受伤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,苴力镇也象其他地方一样,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日益增多,不少村庄的人气锐减,土地荒芜,房屋破败,村民集体活动难以开展起来,随之带来的空巢老人、留守妇女、留守儿童、农村缺少发展活力、人心涣散等社会问题令人堪忧,曾经的乡土与现实形成巨大反差,不少乡愁难寻归宿,那温暖的港湾和精神的家园仿佛在离我们远去,我们的精神也仿佛难于皈依,“家”在挣扎,我们也很受伤。




(该图片来源于网络)


发展之实  建设秀美家园针对以上现实问题,苴力镇党委、政府积极响应中央和国家的号召,回应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关切,争取并投入大量项目资金,先后实施了小康示范村、新农村、省级重扶村、美丽乡村、特色旅游村寨、空心村整治、红色革命老区、易地扶贫搬迁等一系列项目建设,广大农村重新焕发出新的光彩。“宜居苴力”,人居环境提升改善







“甜美苴力”,经济林果方兴未艾









“休闲苴力”,特色旅游迈入新路








发展之要  打造家园文化如果项目建设是村庄的骨架,那么文化建设就是村庄的灵魂和血肉。近三年来,苴力镇党委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,甩好文化站龙头,突出“家”的主题,唱好“农民戏”,利用传统节日举办“苴力一家人”、“我爱我家”等文艺晚会,举办“家乡美”书画摄影作品展,坚持每年举办两期群文骨干培训班,更把2016年定位为“苴力农村文化建设年”,全镇现已培训文艺骨干近千人,41支业余花灯队活跃乡村,“活力苴力”大放异彩,苴力“家”故事别样精彩。








“苴力一家人”专场文艺晚会晚会以农家小院、南瓜、玉米、辣椒作为舞台背景,使整场晚会充满乡土气息和家的味道,把苴力人在党的领导下热爱家乡、热爱生活、热爱花灯的精神面貌表现得淋漓尽致。




“我爱我家”建州60周年文艺晚会晚会结合节目表演,由苴力镇党委、政府对“助贫好心人、扶贫好干部、脱贫好群众”3类先进典型人物进行了表彰奖励,为全镇推进打赢脱贫攻坚战鼓与呼,提振了全镇各行各业投身脱贫攻坚工作的信心和勇气,营造了“苴力是一家人,一家人要互帮互助、共同致富”的良好氛围。




“家乡美”书画摄影展展览以“家乡美”为主题,共展出作品85件,以摄影、书法、绘画的形式集中反映镇村经济、社会、文化、新农村建设成果,让观众尤其是学校青少年更直观地感受家乡的历史文化、山水风光以及民俗民风,更加热爱家乡、热爱苴力这个大家庭,在心底落下美好家园的初印象。



“爱读书·爱家乡”征文比赛此次征文比赛共有200余名中小学生和60名成年人参加。参加征文活动的不少优秀文章,挖掘了苴力这块红土地上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,诠释和抒发了爱国爱民爱家的赤子之情,将该镇多年来持续开展的读书活动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。



写“一封家书”活动家书曾经是国人抒发亲情的一个主要载体。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,苴力镇组织全镇广大干部职工中开展“写家书·传亲情”活动,传承“明礼知耻·崇德向善”美德,呼吁让情感的表达回归笔端,以给家人写信的方式呼唤亲情、珍视亲情、表达情感,唤起大家关注家庭、关心家人,积极履行家庭责任。活动得到了职工们积极响应。如此这般丰富多彩的苴力“家”故事,小伙伴们有何感想,是不是觉得故事很赞,苴力很赞?!在此,小弥呼吁,建设美好家园需要大家共同参与,时近年底,春节又将来临,期待远方的你多回家看看。

文/图 向晓英  鲁春春  部分图片由微弥渡收集整理




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
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x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回复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